- 低温省煤器--锅炉排烟热量利用设备[ 06-07 10:06 ]
- 排烟热损失是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排烟温度越高排烟损失越大,但排烟温度每降低15度,锅炉效率提高1%。我国许多锅炉的排烟温度在设计时,或锅炉运行一段时间后,所有锅炉普遍存在排烟温度升高,排烟损失增大的问题。因此采取措施降低排烟温度对于节约燃料、提高效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青岛凯能锅炉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低温省煤器,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的效率及脱硫装置水消耗。排烟热量可用于加热空气、凝结水、纯水应用于生产系统
- 低温省煤器在防止积灰方面采取了什么技术措施?[ 06-07 08:34 ]
- 关于防止受热面积灰,也是本设计重点考虑的因素。 (1) 设计合适的烟速,保证将烟气中灰分带出。
- 增加低温省煤器对风机出力有什么影响?[ 06-06 09:08 ]
- 一般情况下风机都会留有300-500Pa的压头余量。增加低温省煤器后,由于烟气温度的降低,低温省煤器下游的烟气体积流量减少,可以抵消部分烟气阻力。烟气体积流量的减少也会在后面的脱硫装置内回收一定的功率。因此增加受热面后不会影响引风机和锅炉的正常出力。
- 低温省煤器的作用及安装[ 06-06 09:05 ]
- 低温省煤器的作用及安装 省煤器就是锅炉尾部烟道中将锅炉给水加热成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水的受热面,由于它吸收的是比较低温的烟气,降低了烟气的排烟温度,节省了能源,提高了效率,所以称之为低温省煤器。 青岛凯能公司生产的低温
- 干熄焦余热发电[ 06-05 18:05 ]
- 焦化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烟气成分主要为焦油,温度基本控制在270°-285°之间,烟气流量在(年产60万吨)80000-90000Nm³/h之间。 焦化厂不仅要进一步发挥为钢铁生产提供性能更好的焦炭和更好地开发深加工产品的功能,而且还要高度重视焦化过程中能源转化功能。为了节约能源,调高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焦化炉余热锅炉应运而生。其中,干熄焦是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在无氧的环境下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 而青岛凯能锅炉设备有限公司采用双H型鳍片管
- 低温省煤器的使用[ 06-05 09:00 ]
- 影响排烟损失的只要因素是排烟温度,我国许多电站锅炉的排烟温度一般高于设计值,约比设计值高20-50℃.所以讲的排烟温度对于节约燃料、降低污染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大型燃煤电站的节能减排是目前国家的重要国策。今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段提高以及市场煤传导给计划站的压力,燃煤发电的成本不断提高,电厂面临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为此燃煤电站锅炉也在不断寻求减低煤耗的新技术新方法。 目前国内部分燃煤电站锅炉排烟温度较高,特别是循环流
- 增加低温省煤器对电除尘系统有什么影响?[ 06-05 08:44 ]
- 增设低温省煤器系统后,进入除尘器的烟气温度降低,除尘器的飞灰比电阻降低,这样可提高电气除尘器的运行收尘效率。
- 增加低温省煤器对脱硫系统有什么影响?[ 06-04 09:24 ]
- 增设低温省煤器系统后,进入脱硫塔烟气温度降低,低温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仍高于脱硫绝热饱和温度(FHT),不会对脱硫效率有任何影响。反而可以减少脱硫工艺喷水减温的水耗量。
- 低温省煤器工程案例:[ 06-04 08:32 ]
- 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安装青岛凯能锅炉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厂低温省煤器(深度冷却器)实现了以下目标: 1、低温省煤器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烟气温度,使烟气温度再降低40-50℃或更多。 2、低温省煤器所吸收的热量可以用来加热凝结水,或通过暖风器加热空气提高助燃空气温度。 3、采用低温省煤器可节煤1-4g/kwh,机组效率提高0.2-1.2%。 4、低温省煤器在充分回收利用排烟余热的同时,又使烟温达到最佳脱硫效率状态,大大减少
- 新型针形管余热锅炉的优势[ 06-03 17:48 ]
- 凯能研发的新型针形管余热锅炉,全面超越原有的产品性能,具有如下特点:自清灰、耐磨损、能耗低、密封好、性价比高、体积小、重量轻。耐磨损:与光管、螺旋翅片管等相比,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磨损寿命高3~4倍。重量轻体积小:单位长度上的换热面积大,采用针形管的换热面积是光管的7-8倍,是螺旋翅片管的1-3倍。性价比高:由于本余热锅炉采用针形管的换热元件,在相同换热面积下,设备、安装及基础建设等整体投资费用都大大降低,在设备安装布置方面,为用户提供了较大空间。
- 增加低温省煤器对汽轮机真空有什么影响?[ 06-03 11:20 ]
- 增设低温省煤器系统后,可以排挤部分低加抽汽增加汽机做功。汽轮机低压缸排汽量的增加,对凝汽器真空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 1000MW发电机组低温省煤器[ 06-03 08:57 ]
- 1000MW发电机组低温省煤器 青岛凯能公司生产的1000MW发电机组低温省煤器具有以下特点: 一、可靠性。所有设计参数的选定首先考虑机组运行可靠。 二、经济性。在运行可靠地前提下,尽可能增大换热温差,